中国LED 产业在发展中,不可避免地要与世界不断对话。近期,这种对话泛起了点涟漪,先是法兰克福照明展期间有中国企业因产品侵权展位被现场注销,再有中外企业在LED 胶水领域的市场争夺从暗处陡然走上前台。
尽管较此前数次发生的多家中国企业集体被“337 调查”,上述事件在关注度和影响力上相形见绌,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外企业间围绕专利、知识产权的纠纷已成常态化。
从全球GaN 基LED 产业发展来看,前五大LED 照明公司所拥有的原创性发明专利占到80%-90%,而在外延片生长技术上约有1000 多项,基本都掌握在日本企业手中。
若单从我国已超8 万件的LED专利申请数量, 且年增长率超过30% 的数据看,中国LED 产业也并非屌丝。但这些专利多为外围专利,核心专利匮乏,特别是涉及白光、大功率LED 灯的热平衡、持久高效的荧光粉等的专利。
为了规避专利风险,中国LED产业所付出的代价也是显而易见的。照明企业为了出口,灯具不得不采用国外有知识产权的进口LED器件。公开数据显示,2013 年我国LED 器件进口数量为759 亿只,进口金额超过53 亿美元,相较出口数量605 亿只,出口金额28 亿美元依然存在着贸易逆差。
专利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照明企业在国内市场打造自主品牌为主,而出口则只好以OEM代工为主。
而在上游专利技术使用上,国内LED 芯片企业则要适应半导体行业那样的丛林法则向日本日亚等缴纳不菲的专利费用。2010-2012 年间,LED 芯片产能扩张超过10 倍,同期LED 芯片价格的累计跌幅超过50%,毛利率随之越来越低,加之机器折旧损耗的存在,企业背负着沉重的经营压力。短期内,专利授权费无疑是LED 芯片企业的心结。
当然应该清楚地认识到,随着中国LED 产业的发展及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专利环境也在改善。LED 技术还在快速发展之中,尚未定型;企业在硅衬底、创新应用等技术分支上与国外大公司基本处于一条起跑线上,可见光通信、白光定位等专利居于全球前列;企业通过并购重组、专利合作等积极进行全球专利布局,如三安收购美国Luminus,众明与飞利浦、德豪润达与韩国EPIVALLEY 进行专利合作;我国已经开展了半导体照明产业知识产权试点工作,在组建专利池、抱团抵御专利风险,探索专利运营方面取得一定成效。
值得注意的是, 尽管国内LED 企业不断进步,但国外所占据的技术话语权仍将一直存在。与此同时, 飞利浦、欧司朗、Bega等欧洲照明企业也发扬在原创设计端的传统优势,把控国际产业链利润的巨大空间。
所谓原创设计除了让灯具外形更富视觉效果外,还包括LED 同IT 等其他技术融合,进行功能性、体验性创新,打造智能光环境。
无论是飞利浦的Hue 灯泡,还是欧司朗的Lightify 系统都能将实际的应用融入自己品牌的特性,同时像设计师品牌时装一样,走版不走量,以此通过设计让产品附加值翻倍。
反观国内LED 照明企业,他们还是纠结于灯具寿命、光源光衰,产品千人一面,更多还是像过去一样,靠成本控制、价格便宜打开市 场,往往背负着抄袭和复制者的恶名。在原创设计上还与国际水平有很大差距。中国企业亟需将设计理念充分运用到LED 照明产品中,促进整个照明行业二次升级。
做好灯具原创设计,首先在意识方面,企业要做好消费者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研究,但并非只是根据市场哪种款式好卖就生产什么,而是要注重差异化设计。其次,企业可借助设计师或设计公司,在其协助下,为灯具设计注入高层次附加价值的设计元素,提升产品设计层次。政府方面也可以发挥谋合作用。再就是,我们发现史福特“玉兰灯”、雷迪奥异形屏等产品在原创设计方面有所体现,但是也不过停留在外观形态层面,企业要深化设计,在“灯泡也要上网”的智能照明大趋势下,增加一些半导体、通信类的技术储备至关重要。
事实上,从大环境看,LED 正迎来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新一列班车。前不久刚结束的第115 届广交会上透露出这样的气息:制造企业逐渐从同质化、低价格“拼杀”的单一竞争中走出来,开始从创意设计、技术研发、品牌营销等多环节寻求综合竞争力。
今年年初,中国国务院在《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强调,提高设计产业竞争力,努力把“中国制造”转变为“中国创造”。